特色产业体系虽已建成,但在发展初期,内部协调能力较弱,企业大多各自为政,本地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知名度小、参与度不高,一度导致德州特色农产品“叫好不叫卖”。
2019年以来,我市着力建设“德州味”农产品品牌,健全品牌农产品标准体系,引导企业转型升级,拓宽产销对接渠道。目前,全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2家,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产品782个,“德州味”市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完成注册,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客商将通过生产和经营“德州味”获得收益、得到实惠。
严把馒头质量从一粒种子开始
德州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的“中国粮油食品城”,也是全国首个亩均过吨粮、总产过百亿斤的“吨粮市”。数据显示,德州小麦占全国总产量的3%,占全省的六分之一。
“一粒小麦”经过一道道加工,身价不凡。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麦全产业链企业。“我们的馒头主打全营养概念。只有在一个细分产品中做到极致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。”人称“馒头姐”的麦香园负责人邵燕说。
在这里,小麦通过精深加工,生产出了涵盖面食、面粉两大系列、40余个品种的产品。并研发出针对血糖病人的控糖馒头,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全麦馒头等功能性馒头。
近几年,企业通过绿色认证的面粉和馒头,占领了北京的高端消费市场,一个优质馒头卖到3块多钱,仍供不应求。
“从一粒种子开始,我们就严格把控馒头品质。正因如此,我们的馒头更有嚼劲,麦香浓郁,深得消费者喜爱。”邵燕说。
为进一步提高附加值,麦香园还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精准配方面粉,开辟了一条私人专属定制的市场。目前,企业每月消耗自产小麦3500多吨。
谈及企业的发展路径,邵燕总结为:打质量牌,走品牌路。
2019年,麦香园有了新的尝试,在公司的后院,建起了集餐饮、住宿、康养于一体的60多间农家民宿——“麦香人家”。麦香园的客户、会员,来到基地溯源体验后,看到小麦种植和馒头生产的现场,对企业品牌更放心了。
2019年,麦香园被评为山东省第四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。“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带动企业自身的发展,形成核心竞争力。”邵燕希望将来“麦香人家”能升级为“麦香村”“麦香小镇”,让麦香园香满全国。
窥一斑而知全貌。近年来,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工作,健全了品牌农产品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。目前,初步形成了以德州扒鸡集团为龙头的扒鸡产业,以禹城保龄宝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,以乐陵德润、百枣纲目为龙头的枣产业,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,以夏津发达、永乐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,以平原福洋淀粉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,以武城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,为品牌农业发展打牢了基础。